作者:温奕俏
"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"是句俗语,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、规则、做法,否则无法成功,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。笔者二十多年从事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与实践当中,一直在探究民营企业存在的核心问题以及解决的突破口,发现民营企业存在很多共性问题,很多民营企业是非观不明确,处理事情似是而非,规章制度一大堆,朝令夕改,形同虚设,有各种规矩但从上到下都不按游戏规则出牌,遇到事件领导说了算,企业执行力不强,说到底就是“人治”,这种企业如何才能实施制度化管理、实现规范化管理?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企业文化,才能够触及灵魂的深处,产生共鸣,让人趋之若鹜,实现民营企业规范管理的突破!笔者认为,答案就是首先要对企业规矩也就是企业规章制度要有敬畏之心,这是民营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原点和出发点。
当然,对规矩要有敬畏之心的前提,还是要解决民营企业规矩本身的问题。目前民营企业长期以来重经营不重管理的现状,导致企业在制度体系建设中存在各种问题。笔者在长期做企业管理咨询和调研中发现:民营企业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,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制度特别不健全,已经制订的制度也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,调查中各类企业的管理人员几乎都是90%以上的人认为制度不健全,即使有制度也没有得到严格执行;很多企业缺少一个关于管理制度的制度,表现在制度制订的程序不尽合理,没有一个明确的组织承担制度的最终决策,其可操作性和制度间的衔接性不强。整个制度建设缺乏规划性,基本上是出了一件事情就拟定一个制度进行管理,制度之间自相矛盾;大部分民营企业基本上是靠经验管理,且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情其做法和流程不尽相同,出现问题大部分靠人协调,而不是制度和流程协调,出现制度与企业发展脱节,失去了制度化管理的意义;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,从众多民营企业提供的一些制度来看,制度撰写不严谨,不规范。语言风格、格式、条款粗细不一,可复制性不强。针对民营企业制度建设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,民营企业必须先解决规矩本身的问题,形成一整套符合企业实现管理需要、行之有效、可操作性、可落地的规章制度。
在民营企业完善规矩的基础上,我们必须对规矩要有敬畏之心,让讲规矩成为公司真正文化。“敬”就是尊重,对规章、制度尊重。这是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的一种认可。“畏”就是畏惧,对规章、制度畏惧。规章、制度都有其严肃性,都要求从业人员要自觉遵守,无条件服从。因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,懂规矩,守规矩。企业是由人集合而成。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是人的活动。人们活动的动机,目的往往不同,如果没有一个规矩来约束。各行其是,企业就会陷入无秩序的混乱中。
笔者读到一个故事,深受启发。1764年,哈佛大学一名学生私自将校图书馆的一本珍本带出,后主动向学校认错并归还图书。霍里厄克校长首先肯定了这名学生的勇气和诚实,然后将这名学生开除。因为哈佛的理念是:让校规校纪看守哈佛,比用其他东西看守更安全有效。从这个故事中,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:制度在执行中才能体现生命力,我们要真正敬畏制度,不能让制度成为“稻草人”。
再清楚的规矩、再明确的纪律,如果对规矩没有敬畏之心,在执行落实上严不起来、硬不起来,最终难免会流于形式、缺乏效力、失去权威。要真正做好对规矩有敬畏之心,真正立规矩、明纪律,务必要贯穿从严。一要从严教育。引导广大职员自觉强化敬畏意识、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,思想上始终绷紧遵守规矩的弦,行动上始终远离违规“红线”。二要从严监管。把守规矩情况纳入职员日常管理考核,细化考核评价指标内容,让广大职员懂得那些该做、那些不应该做。
古人云:"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。"就是告诉我们遵守规矩要从我做起,从小做起,从小处入手,从现在做起。牢固树立规则意识,进一步加强制度的执行。在制度面前,需要保持敬畏之心,就像哈佛大学一样敬畏制度,让制度看守企业的灵魂,并作为规范自身行为的尺子,企业规范管理提升才能突破,企业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。
|